軋鋼加熱爐燃燒系統
添加時間:2025-04-28 最后編輯時間:09:15 瀏覽次數:
軋鋼加熱爐燃燒系統概述
軋鋼加熱爐用于將鋼坯(板坯、方坯等)加熱至軋制溫度(通常1100~1300℃),其燃燒系統直接影響加熱效率、溫度均勻性、能耗及污染物排放(NOx、CO等)。
(1)燃燒器(燒嘴)
-
常規燒嘴:適用于傳統加熱爐,結構簡單但熱效率較低。
-
高速燒嘴:火焰噴射速度快,增強爐內對流,提高加熱均勻性。
-
低氮燒嘴(如FGR型、分級燃燒型):減少NOx排放,滿足環保要求。
- 蓄熱式燒嘴(HTAC):利用蓄熱體回收煙氣余熱,節能30%以上。
-
氣體燃料:天然氣、高爐煤氣(BFG)、焦爐煤氣(COG)、混合煤氣等。
-
液體燃料:重油、柴油(較少使用)。
- 固體燃料:煤粉(部分老式加熱爐)。
-
風機、風道、調節閥等,確保燃燒充分。
- 部分系統采用富氧燃燒或預熱空氣(如蓄熱式燃燒)。
-
PLC/DCS:調節空燃比、爐溫、爐壓等參數。
- 智能燃燒控制(如AI優化燃燒模型)。
-
換熱器:預熱助燃空氣或煤氣。
-
余熱鍋爐:回收煙氣熱量發電或供熱。
- 脫硝裝置(SCR/SNCR):進一步降低NOx排放。
(1)加熱均勻性
-
避免鋼坯局部過燒或欠熱,影響軋制質量。
- 采用平焰燒嘴或高速燒嘴增強爐內氣流循環。
-
提高燃燒效率,減少燃料浪費。
- 蓄熱式燃燒(HTAC)可節能30%~50%。
-
采用低氮燃燒技術(分級燃燒、FGR、預混燃燒等)。
- 滿足超低排放標準(如中國標準:NOx<150mg/m³)。
-
鋼廠副產煤氣(高爐煤氣、焦爐煤氣)的合理利用。
- 部分加熱爐采用雙燃料系統(天然氣備用)。
-
動態燃燒控制:根據鋼種、規格調整加熱曲線。
- 數字孿生:模擬優化燃燒過程。
(1)常規燃燒系統
- 適用于小型加熱爐,結構簡單,但熱效率低,NOx排放高。
-
技術特點:
-
成對布置蓄熱燒嘴,交替燃燒/排煙,回收煙氣余熱。
-
助燃空氣預熱至1000℃以上,大幅提高熱效率。
-
成對布置蓄熱燒嘴,交替燃燒/排煙,回收煙氣余熱。
-
優勢:
-
節能30%~50%,NOx排放較低(<150mg/m³)。
-
適用于大型連續加熱爐(如板坯加熱爐)。
-
節能30%~50%,NOx排放較低(<150mg/m³)。
-
缺點:
- 投資成本高,維護較復雜。
-
技術方案:
-
分級燃燒:燃料/空氣分階段供給,降低火焰溫度。
-
煙氣再循環(FGR):降低燃燒區氧濃度。
-
預混燃燒:燃料與空氣充分混合,減少高溫區。
-
分級燃燒:燃料/空氣分階段供給,降低火焰溫度。
-
適用場景:
- 環保要求嚴格的地區(如歐盟、中國重點區域)。
-
技術特點:
-
火焰噴射速度高(100~200m/s),增強爐內對流。
-
火焰噴射速度高(100~200m/s),增強爐內對流。
-
優勢:
-
加熱均勻,減少黑印(溫度不均導致的軋制缺陷)。
- 適用于步進式、推鋼式加熱爐。
-
加熱均勻,減少黑印(溫度不均導致的軋制缺陷)。
-
技術特點:
-
助燃空氣中O₂濃度>21%,提高燃燒效率。
-
助燃空氣中O₂濃度>21%,提高燃燒效率。
-
優勢:
-
減少煙氣量,降低排煙熱損失。
-
減少煙氣量,降低排煙熱損失。
-
缺點:
- 需配套制氧設備,運行成本較高。
-
智能燃燒控制:
-
采用AI算法動態優化空燃比,減少氧化燒損。
-
采用AI算法動態優化空燃比,減少氧化燒損。
-
余熱深度利用:
-
結合熱管換熱器或ORC發電系統,提高能源利用率。
-
結合熱管換熱器或ORC發電系統,提高能源利用率。
-
氫能應用:
-
探索氫混合燃燒,減少碳排放(如H₂+天然氣)。
-
探索氫混合燃燒,減少碳排放(如H₂+天然氣)。
-
數字孿生技術:
- 虛擬仿真優化燃燒參數,降低調試成本。
廠商 | 主要技術特點 |
---|---|
霍尼韋爾(Honeywell) | 智能燃燒控制、低氮解決方案 |
西門子(Siemens) | 高速燒嘴、數字化燃燒管理 |
日本中外爐(Chugai Ro) | 蓄熱式燃燒(HTAC)技術領先 |
中國中冶(MCC) | 大型加熱爐EPC總包經驗豐富 |
軋鋼加熱爐燃燒系統的選擇需綜合考慮:
✅ 燃料類型(天然氣、高爐煤氣、混合煤氣等)
✅ 加熱均勻性(高速燒嘴或蓄熱式燃燒)
✅ 環保要求(低NOx、超低排放)
✅ 節能需求(余熱回收、蓄熱式燃燒)
如果需要更具體的燃燒系統方案或設備選型建議,可以提供加熱爐類型(步進式、推鋼式等)、產能、燃料種類等信息,我可以進一步分析推薦合適的技術方案。
上一篇:低氮燃燒技術
下一篇:回轉窯活性炭燃燒系統